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 梁庆南 A股市场酒类行业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披露工作已完成。总体来看,前三季度20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营收总额为3177.79亿元,同比下降5.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额1225.71亿元,同比下降6.9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877.06亿元,同比下降20.85%。其中,第三季度行业总收入7797.6万元,同比下降18.47%。净利润2801.1万元,同比下降22.22%。国金证券发布研究报告ch报告显示,酒精饮料部门的第三季度报告已经完成。尽管市场预计行业清算将加速,但仍有不少酒类企业清算金额超出市场预期,行业明显处于“去库存”阶段。在此背景下,市场对行业是否可能出现抛售以及抛售步伐的担忧有所缓解。中国酒文化与品牌研究院智库专家蔡雪飞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政策调整、消费分化、股市竞争的背景下,酒类作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始终伴随着产能扩张和消费热情的周期性波动。只有拥有强大品牌底蕴、产品实力和可持续增长能力的公司才能驾驭这个周期并稳步发展。全力推进本轮审慎调整。 “马太效应”愈演愈烈。酒类行业的竞争环境日趋明朗。虽然大企业总是表现不错,但中小型白酒企业普遍面临增长压力。从营收来看,贵州茅台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284.54亿元,排名第一。五粮记、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分别实现营收6094.5万元、3292.4万元、2312.7万元。此外,洋河控股和古井贡酒也牢牢跻身百亿阵营。其销售额分别为180.9亿元和164.25亿元。相比之下,天友德酒、酒鬼酒、金种子酒等公司营收均不足10亿元,行业分化较为明显。盈利能力方面,前三季度,共有四家酒企实现盈利净利润超过100亿元,另有4家净利润在15亿至40亿元之间。部分企业仍面临业绩下滑的挑战。寇子蛟表示,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一至三季度酒类市场消费放缓导致毛利率下降、奢侈品销售收入下降以及平均单价小幅下降。与营业收入的下降相比,销售及管理费用的下降幅度较小,而公司整体利润的下降幅度较大。与此同时,行业库存压力持续加大。数据显示,20家酒类上市公司一至三季度库存合计达1706.8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32%。其中,贵州茅台、洋河股份、五粮液、泸州老酒的库存老窖、山西汾酒突破100亿元,分别为558.59亿元和558.59亿元。 1913.4万元、1754.1万元、1374.7万元、1304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库存水平总体有所上升。从单季度业绩来看,三季度行业整体增速进一步放缓。 20家上市酒类企业中,仅贵州茅台实现销售额和净利润较上年小幅增长。第三季度,贵州茅台实现营业利润390.64亿元,同比增长0.56%。净利润192.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48%。此外,三季度,山西凤酒、金籽酒和酒鬼酒也实现了营收较去年同期小幅增长,增幅分别为4.05%、3.73%和0.78%。从利润来看,8家葡萄酒公司,包括皇台酒业、伊利酒亏损1000万至3.8亿元,其他亏损1000万至3.8亿元,阿特罗净利润不足1亿元。综合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凸显酒精饮料行业的“马太效应”持续加剧。前三季度,仅贵州茅台的营收就占20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总营收的40.42%、净利润的52.73%,可见行业调整期间各大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品牌溢价能力更强。一位酒类行业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消费需求变化、渠道结构加速调整的背景下,品牌力强、全国影响力大的酒类企业可以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市场份额拓展来抵御周期性波动。阴离子。但依赖区域市场、产品结构独特的中小葡萄酒企业将面临较大冲击,需要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和差异化竞争求得发展。强调“品牌价值” 整个酒类行业都面临着压力,前期产量减少、中期销售缓慢,影响了酒类企业的业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酒精饮料产量(折65%,产品量,下同)30.6万千升,比去年同月下降15.0%。 1-9月,酒精饮料累计产量26.55亿升,比去年同期减少9.9%。在此背景下,不少酒企一季度至三季度销售额和净利润均出现“双底”大约十年来首次出现这种情况,行业进入严重调整阶段。从市场表现来看,第三季度酒类市场各价位的产品均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精品葡萄酒批发价格持续下跌,中低端葡萄酒打价格战清理库存,不少品牌出现价格“反转”。以飞天茅台为例,根据《今日酒价》提供的数据,11月2日,飞天茅台2025元箱较前一日下跌15元,至每瓶1660元。 2024年飞天茅台元盒装由前一日涨10元至每瓶1740元。飞天茅台2024年散装售价每瓶1685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5元。根据酒类经销商的意见,申万宏源发布研究报告称,中秋节和国庆期间2025年十一假期,酒类行业整体需求量将比上年减少20%至30%,库存增加10%至20%,批发价格全线下跌。虽然我们期待着明年的农历新年,但目前的屠体库存仍然很高,需要时间来消化。另一方面,消费前景仍处于恢复过程中,需求依然疲弱,2025年春节消费基数较高。预计2026年农历新年期间的销售仍面临巨大压力。蔡学飞介绍,大型酒企正在优化渠道库存、加强价格管控,积极推出低度新产品,以适应年轻化趋势,扩大个人消费,拓展新场景,加快国际化步伐。这一系列举措将支持酒类行业转变以往的发展模式l 注重“规模扩张”到强调“品牌价值”的阶段。酒类行业专家、武汉晶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肖竹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酒类上市公司面临的短期业绩压力是行业面临的共同调整和挑战。这背后,除了消费者购买意愿等因素外,高端酒类消费场景因外部环境变化而萎缩,也是各大酒类企业业绩整体承压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展望后市,国金证券分析师在研报中表示,酒类行业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外部因素对消费场景的限制预计将继续减速。另一方面,预计价格将逐步稳定,名优葡萄酒批发价格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不大。由于工业库存周期中断,短期清算超过了销售降幅。从中长期角度看葡萄酒企业的估值及其增长潜力。相信品牌、架构、渠道等都明确的葡萄酒企业,在行业回归上升周期时,将能更好地克服规模限制。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指出,目前酒类行业正处于近30年第三次大周期的底部。该行业的底线预计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显现。今年下半年,上市酒类公司将面临最大的业绩压力。预计销售拐点最早将于 2026 年第一季度出现。(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信息由合作方式提供,由机构提供。此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