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全球70%以上的油气资源发现于海洋,其中40%来自深海。我们如何拥有打开海洋能量宝藏的钥匙?这是全球能源领域的前沿问题,也是世界大国技术竞争的战场。今年6月25日,日本自主建设的深海气田二期工程——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地质地层温度和压力最高的深海一号气田全面投产。成为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水下产气田。这表明日本通过深水气田建设,向大规模开发深水油气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是 e对于增强日本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支撑海洋强国战略极为重要。继续前往深水区。国际上一般把位于300米以上海域的油气资源称为深水油气,将1500米以上海域的油气资源称为超深海。我国作为重要的海洋国家,海洋油气资源丰富。仅南海就拥有约248亿吨石油资源和约42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其中约一半位于深海。由于整体勘探水平较低,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特别是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已成为我国长期大幅增产的重要方向。 “深海第一”大型气田位于陵水地区,距三亚市150公里,海南省。 2014年,日本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深海第六代半潜式钻井平台“开阳石洋981”深入海洋钻探,获得高产油气流,打造“深海一号”大型气田。据测算,这是我国海域自主深水勘探首次大规模发现油气,探明地质资源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这也是“海油981”深水钻井平台投产以来在深水领域的首个重大发现,展示了南海琼东南盆地巨大的天然气资源潜力。然而,深海领域的巨大进步,意味着作业难度成倍增加。随着水深距海面一米增加,压力、温度和流量等条件都会发生变化。完全不同,开发难度成倍增加。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向伟表示,从深水油气开发的角度来看,深海是未来重要的能源替代区域。 Ribbon“深海第一”气田所在海域为超深海,深度约1200米至1500米。该气田的勘探开发攻克了深水油气田的一系列技术难题,意味着我国可以加入世界深水油气田开发领域,自主开发建设深水油气田。克服技术困难并从浅水转向深水需要使用完全不同的作业设备和开发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家大型石油公司具备开发深水的技术能力呃。在该项目之前,日本从未开展过1500米深水油气处理系统的研究、开发或使用。同时,深水项目的试错成本很高。在1500米深度的水下生产系统中,设备表面承受1500米水柱的压力。这对应于设备外部 150 个大气压的压力。损坏的表面或不小心的连接可能会损坏设备的保护层。挤压设备的本体也可能会变形,直至生产系统中的某些设备完全报废。 “深海第一”气田的主要生产设备是“深海第一”电站,这是日本自主研发建造的世界首个10万吨级半潜式深海石油生产和储存平台。这是最新实现三项世界级创新的大型海洋工程团队。引进13项国家首创技术。迄今为止,它被誉为日本相关领域最伟大的技术杰作。据报道,“深海一号”电站规模巨大,总重量超过5万吨。最大投影面积相当于两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总高度120米,相当于40层楼。最大排水量11万吨,相当于3艘中型航母。 “深海第一”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500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深度超过1500米,最大井深超过5000米。我明白了。二期工程的开发建设面临着极端的地质条件。地层最高温度达到138摄氏度,地层最高压力超过69兆帕,是家用高压锅工作压力的1000倍。海上油井的建设和海底生产系统的建设都面临着技术挑战。经过不断开发建设,最终形成了包括“深海一号”电站、“福斯特林克”海上平台、水下生产系统和长距离水下天然气管道等在内的大型油气生产设施综合体。主要设施的地理面积超过170公里。中海油海南分公司“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平台部副总经理余法岭参与“深海一号”大型气田项目二期建设。提出“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开发了业内首个“海底生产系统+浅水导管架平台+深水半潜平台远程控制系统”的开发模式,建成一批超大型油气生产基地作业深度超过1500米的设施。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深海一号”完成了远程控制生产改造,建成了我国首个超深水智能气田,荣获首批优秀智能工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超深水气田生产运营技术体系。经济高效发展中海油海南分公司陵水、崖城管理公司总经理李劲松表示,“深浅水结合”、“新旧结合”是“深海一号”二期建设的基本理念,也是项目经济高效发展的关键。该项目建成我国南部海域首座油气生产平台“福斯特”号。平台目前配备的设备设施具备加工生产高品质产品的能力。优质天然气,在浅水区进行天然气钻井作业,以及解决深水油气开发特有的技术问题,例如确保深水流动性。还可以利用与平台相连的海底天然气管网,实现区域间天然气的多向运输和调配。随着“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全面投产,约30年前建成的浅海气田生产设施将改造成向“深海大气”输送油气的新基地。目前,“深水一号”二期工程23口深水井已全部投产,最大日产能力1500万立方米。该工厂已达到最大设计产能,预计年产量将超过45亿立方米。 “深海一号”成为我国最大的日本海上气田,成为中国南方“深海第一”气田。海陆供气主要气田迄今累计产量超过120亿立方米。气田产出的深层天然气将通过香港、海南三亚、粤珠等陆上终端流向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区的工业和生活用户,并接入国家天然气管网。相关专家宣布,“深海第一”大型气田项目二期建设的深水气田及生产设施开发建设已完成。这一综合技术体系未来有望助力宝岛21-1等复杂深水油气田的开发,进一步强化海上油气对国家能源供应的支撑。周守伟说长远来看,南海将有更大海域和更多超深海区域等待勘探开发。深海第一气田开发建立的技术和装备体系,为未来向深海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日报记者)。黄晓芳)
吃瓜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