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毛一龙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通,开创资本市场开放互联互通新模式。目前,该系统已稳定运行11年。随着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的逐步推出,沪港通已从股票稳步拓展至债券、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利率掉期等资产类别,成为境内外投资者安全、便捷地进行跨境投资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渠道。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交易更加活跃。在沪深港通开通之前,投资者可以通过资格联通在中国内地市场买卖股票。d 境外机构投资者计划(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计划(RQFII),但仅限于合格机构投资者。因此,2014年推出的沪港通是内地市场与香港市场之间第一个面向广大投资者的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十一年来,互联互通在产品种类、贸易结算机制、投资者参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不仅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跨境资产配置渠道,也为两国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流动性和活力。沪深港通交易活跃度稳步上升。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16日,南向基金年度净申购金额约为1.3万亿港元,上线以来累计净买入金额突破5万亿港元。香港联交所三季报显示,沪深通、港股通交易量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大幅增长,两家公司日均交易量均创上季度历史新高。 2025年前三季度,沪深通、港股通日均交易额分别达到2064亿元人民币和1259亿港元,同比分别增长67%和229%。后备军。 2022年7月起,符合条件的内地和香港上市ETF将纳入沪深港通。自2025年11月16日起,符合沪港通、深港通资格的ETF数量由原来的83只增加至273只,覆盖范围广泛多种基础、行业、主题和跨境指数ETF,适应多元化配置。我们响应外国投资者的需求。符合南向交易资格的ETF数量也从4只增加至23只,其中13只追踪恒生指数系列,涵盖科技、医疗保健、高股息等核心板块,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便捷的港股配置工具。债券方面,债券通“北向通”于2017年7月3日正式上线。2021年9月24日,债券通“南向通”正式上线。内地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多级托管的优势,实现境外债券市场的“单一准入”。目前,境外投资者在内地债券市场的交易一半以上是通过债券通进行的。作为连接内地与香港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创新举措,Swap Connect为投资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人民币资产风险管理工具。 2020年 自2020年5月开始「北向换乘线路」服务以来,我们不断落实基本优化措施。例如,每日净交易限额从200亿元大幅提升至450亿元,境外机构商业能力大幅提升。新增30年期人民币利率掉期合约,完善超长期风险管理工具。汇盛国际资本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立冲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沪深港通、债券通的推出和不断优化,极大提升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能力和国际化程度,对推动我国A股、国债纳入全球主要指数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 (MSCI)、富时罗素 (FTSE Russell) 和彭博社 (Bloomberg)。巴克莱银行和摩根大通银行。与此同时,纳入该指数也鼓励更多外国投资者增加对中国资产的配置。交易方式预计系统和服务支持持续优化。最近,优化互联机制的方向被多次提及。 2025年10月31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教程中署名文章表示,要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不断拓展互联互通,进一步加大外资和外资机构参与我国资本市场的便利程度。 11月4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证监会在第四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务实合作将更加深入。努力提高境外上市申请质量和效率,扩大沪深港通范围,支持人民币证券交易所和REITs纳入南向交易,积极支持推出香港国债期货,完善香港离岸人民币风险管理工具,坚定支持巩固和提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形成新格局。陆地与海洋协同发展、良性互动。 “十一年来,互联互通机制不断优化完善,成果丰硕。”香港交易集团行政总裁陈亦廷在香港联交所表示中国机遇今年10月22日举行的2025年互联互通论坛:“互联互通优化措施的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目前,沪深港通RE正与沪深交易所就信息技术整合、大宗交易机制落地以及在港股通引入人民币柜台等方面进行合作。”我们希望其他项目能够尽快实施。 “在黄立冲看来,互联互通机制的拓展将增加融资规模,并纳入更多标的和产品,让内地投资者参与香港股权投资更加便捷。”同时,香港有望在连接全球资本与中国增长机遇、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持、便利跨境资产配置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这将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和合作方便。瑞银全球金融市场中国区主管明楼主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门已经“敞开”,目前外资机构准入机制也相对成熟和完善。下一步应重点完善风险管理工具,扩大互联互通,提高资本利用效率,进一步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